百視TV空中課堂是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與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聯合打造的全媒體在線教育平臺,依托百視TV(BesTV)技術架構,為上海600余所中小學提供覆蓋小學至高三全學段的數字化教學服務。平臺整合超1000名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及骨干教師資源,構建“基礎課程+專題教育+名師輔導”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支持電視大屏、移動端、PC端多終端同步學習,是上海市中小學在線教學活動的官方指定平臺之一。
平臺以“停課不停學”為核心理念,2020年春季首次上線后持續迭代,形成“直播+點播+回看”的完整服務鏈。2025年秋季版升級后,支持有線電視(東方有線86-97頻道)、IPTV(電信/移動/聯通686-697頻道)、百視TV APP、上海微校官網(https://smile.shec.edu.cn/)四類終端接入,并實現大小屏無縫投屏功能。用戶可通過身份證號、學籍號或師訓號登錄,免費獲取全市統一課表及個性化學習資源。
1. 全學段課程直播
提供小學至高三12個年級的同步課程直播,覆蓋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及藝術、勞動技術等素質教育課程。例如,初二物理課程通過實驗動畫演示電磁感應原理,高三數學復習課采用“真題解析+錯題歸因”雙軌模式。
2. 智能點播與回看
支持按年級、學科、學期篩選課程,用戶可回看30天內的直播內容。如某學生遺漏周五的化學實驗課,可通過“節目列表”功能定位至具體章節(如《酸堿中和滴定》實驗回放)。
3. 名師專題輔導
“名師面對面”欄目聚焦高頻考點,例如初三數學團隊開發《二次函數圖像變換》單元聚焦課,采用“微課+在線答疑”形式,單節課程平均互動量超5000次。
4. 個性化學習推薦
基于AI算法分析學習行為,推送定制化習題。如某學生連續三次在英語完形填空模塊得分低于70%,系統自動推薦《高頻詞組辨析》專項課及20道相似題型練習。
5. 家校協同管理
家長端可查看學習報告、設置使用時長,教師端支持作業批改、學情統計。例如,班主任通過“班級數據看板”發現某班物理作業提交率下降,及時發起線上家長會。
1. 多終端無縫銜接
支持電視大屏(東方有線/IPTV)、手機/平板(百視TV APP)、PC(上海微校官網)三屏同步,且APP內課程可一鍵投屏至智能電視。2025年升級后,投屏延遲控制在0.5秒以內。
2. 動態學情可視化
學習進度條實時顯示課程完成度(如“8/10節已學”),錯誤率熱力圖標記薄弱環節。某高中生通過該功能發現幾何證明題錯誤率高達40%,針對性補看《輔助線添加技巧》微課后,月考得分提升25分。
3. 素質教育資源庫
開設“非遺傳承”“科創實驗”等專題課程,例如《海派剪紙藝術》課程邀請非遺傳承人直播教學,學生作品可上傳至平臺展覽區,獲專家點評機會。
1. 直播課實時互動
在直播過程中,學生可通過彈幕提問,教師選取高頻問題解答。如某節生物課中,30%的學生提問“細胞分裂圖像識別”,教師立即切換至3D細胞模型演示。
2. 錯題本智能生成
課后習題自動收錄錯題,生成《個人錯題集》。例如,某學生連續錯選“光合作用條件”,系統推送《光反應與暗反應對比表》及5道變式訓練題。
3. 學習社群組隊挑戰
支持創建或加入學習小組,完成每日任務可兌換虛擬勛章。如“數學攻堅隊”成員連續7天完成函數壓軸題訓練,解鎖“解題達人”稱號并獲得教師額外輔導。
4. VR實驗室沉浸體驗
部分理科課程提供VR操作模塊,例如化學《氣體制備實驗》中,學生佩戴VR設備可“親手”組裝儀器、觀察反應現象,操作正確率計入平時成績。
5. 跨區名師預約
學生可預約非本校名師的1對1在線輔導,例如某郊區學生預約市重點中學教師進行《作文立意提升》專項指導,收費標準低于線下機構30%。
百視TV空中課堂以“權威性+技術力+個性化”構建核心競爭力。其教師團隊中,特級教師占比達15%,課程審核通過三級教研體系(區級-市級-專家組)。技術層面,平臺采用華為云彈性計算架構,支撐200萬用戶同時在線,2025年汛期期間實現“零卡頓”教學。用戶體驗上,90%的家長反饋“孩子主動學習時長增加”,但部分用戶建議增加“多語言字幕”功能以服務新移民家庭。總體而言,該平臺已成為上海數字化教育轉型的標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