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環境的免費課堂互動教學App,作為國內首款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教學工具,它支持教師與學生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實現即時互動、資源推送、作業布置與批改等功能,覆蓋課前備課、課堂互動、課后評價全流程,廣泛應用于中高等院校及職業教育領域。截至2025年,用戶規模已突破1200萬,覆蓋全國6500余所院校。

云班課以“移動教學”為核心設計理念,提供手機端(iOS/Android)與網頁端雙平臺服務。教師可通過網頁端完成備課、數據管理,學生則通過手機端參與課堂活動。軟件采用永久免費模式,但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網絡流量費用需用戶自行承擔。其技術架構支持多終端數據同步,教師可實時查看學生出勤、作業完成度等學情數據,動態調整教學策略。
1. 即時互動與資源推送
- 支持教師上傳Word、PPT、PDF、MP4等格式教學資源,并設置手動/定時推送。學生接收資源后可獲得經驗值獎勵,教師通過點贊增加學生參與度。
- 課堂活動涵蓋投票、問卷、討論、輕直播、頭腦風暴等,例如生物學課程通過3D模型展示細胞分裂過程,比傳統板書更直觀。
2. 作業與小組任務管理
- 教師可創建作業或分組任務,設置評分方式(教師評分、學生互評、混合評分)及評分點。對于英語作文作業,系統提供“智能評分”功能,5秒內完成批改。
- 小組任務支持隨機分組、線下分組模式,任務提交后自動生成評分報告。
3. 測試與學情分析
- 支持創建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等題型,設置題目亂序、經驗值獎勵。測試結束后,系統即時反饋班級平均分、正確率等數據,輔助教師精準定位知識薄弱點。
- 學情報告包含學生六維成長勛章(如參與度、準確率),教師可一鍵生成平時成績匯總表。
4. 人工智能輔助教學
- 智能助教小墨:自動分析學生答題猶豫時長,識別高頻錯誤知識點,推薦針對性復習資源。
- 智能助學小藍:根據學生學習行為數據,推送個性化學習路徑,例如為編程課程學員推薦代碼糾錯練習。
5. 跨平臺兼容與數據安全
- 支持iOS 11.0+、Android 4.4+系統,網頁端兼容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等主流工具。
- 采用銀行級數據加密技術,確保教學資源與學生信息的安全傳輸。
1. 教學資源庫
- 集成藍墨云教材,支持圖文頁面、網頁鏈接等多媒體資源,例如醫學課程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展示解剖過程。
- 教師可上傳自主編排的“微課視頻”,單節時長控制在5-15分鐘,符合移動學習碎片化需求。
2. 互動活動模板
- 提供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等20余種活動模板,例如“JITT即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測試,課堂根據數據調整講解重點。
- 頭腦風暴活動支持文字、圖片混合作答,教師可通過“智能標簽”功能自動分類學生觀點。
3. 評價與激勵體系
- 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積累經驗值,排名前10%可獲得“學習標兵”勛章。
- 教師魅力值體系根據資源質量、互動頻率動態調整,激勵教師優化教學內容。
1. 靈活性高
- 支持異地教學,例如實習學生可通過手機參與課堂討論,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70%高校疫情期間采用此類模式,學生知識吸收效率提升40%。
2. 成本效益顯著
- 相比線下課程,云班課課程費用降低30%-50%,一線城市家長年均節省線上教育支出約4000元。
3. 數據驅動教學
- 系統記錄學生簽到率、資源瀏覽時長等12項行為數據,例如學而思機構通過分析答題猶豫時長,使學員平均成績提升18%。
4. 技術整合能力強
- 支持VR/AR資源接入,未來可實現虛擬實驗室操作。例如化學課程通過AR模型展示分子結構,解決抽象概念教學難題。
云班課以“技術賦能教育”為核心,通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重構傳統教學流程。其優勢在于打破時空限制、降低教育成本,并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持。然而,部分用戶反饋網頁端字體過小影響測試體驗,且學生互評功能存在公平性質疑。總體而言,云班課適合追求靈活性與資源廣度的學習者,尤其在編程、醫學等需要多媒體支持的學科中表現突出。隨著5G與VR技術普及,其沉浸式教學體驗有望進一步縮小線上線下差距,成為未來教育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