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終身幼兒園團隊”開發的圖形化編程軟件,專為8至16歲青少年設計,但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用戶。它采用積木式拖拽編程模塊,將復雜代碼邏輯轉化為可視化操作,用戶無需記憶語法規則即可創建互動故事、游戲、動畫等多媒體項目。作為全球主流編程啟蒙工具,Scratch已被納入多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并通過項目創作培養計算思維、邏輯推理和跨學科應用能力。
- 開發架構:基于HTML/JavaScript技術棧,最新版本(3.30.5)支持70多種語言,兼容電腦和平板設備。
- 功能模塊:包含舞臺區、角色區、腳本區等六大交互區域,支持樂高EV3等硬件擴展。
- 版本迭代:自2007年發布以來,歷經1.x(Smalltalk)、2.0(Flash)到3.0(HTML5)三次技術迭代,2019年轉入Scratch基金會獨立運營。

1. 圖形化編程界面:通過拖拽積木式代碼塊編程,無需編寫代碼,降低學習門檻,即使無編程經驗也能快速上手。
2. 多媒體支持:支持圖像、聲音、動畫等素材,可創建豐富多彩的項目,激發創造力。
3. 社區分享與協作:擁有龐大的用戶社區,可分享作品、交流經驗、合作創作,形成協作學習生態。
1. 跨學科融合:可與數學、物理、藝術等學科結合,實現STEAM教育深度整合。
2. 硬件擴展支持:支持樂高EV3等機器人硬件,拓展創客教育應用場景。
3. 全球教育認可:已被多國納入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成為編程啟蒙標準工具。
4. 低門檻創作:一年級兒童即可通過“堆積木”方式實現游戲設計,理解游戲制作邏輯。
5. 跨平臺兼容:支持電腦和平板設備,移動端版本進一步降低創作門檻。
- 從角色庫、繪畫或上傳圖片添加角色。
- 從圖庫、繪畫或上傳圖片設置舞臺背景。
- 通過拖拽積木塊(如運動、外觀、聲音類)構建程序邏輯。
- 使用變量和列表存儲數據,實現復雜邏輯。
- 通過事件驅動編程(如按鍵、鼠標點擊)控制程序執行。
- 結合硬件擴展(如樂高EV3)創作機器人項目。
- 在線保存項目至服務器(需注冊賬號)。
- 導出源碼或分享作品至社區。
- 初學者從簡單動畫或小游戲入手,逐步掌握循環、條件判斷等基礎概念。
- 進階者可嘗試函數、遞歸等高級編程概念,或結合實際問題創作實用工具。
- 參與社區項目合作,分工完成大型游戲或動畫。
- 借鑒他人作品,通過修改參數或積木組合探索編程效果。
Scratch是編程初學者的理想選擇,尤其適合以下場景:
- 兒童編程啟蒙:通過游戲化學習培養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 教育機構教學:作為編程課程主要工具,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
- 創客教育實踐:為創客提供快速創作平臺,實現硬件與軟件結合的創新項目。
- 個人創意實現:滿足動畫制作、游戲開發、藝術創作等多樣化需求。
- 訪問Scratch官網([https://scratch.mit.edu](https://scratch.mit.edu)),選擇“創作作品”即可在線使用,或下載桌面版客戶端。
- 通過應用寶等平臺搜索“Scratch圖形編程”,下載官方正版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