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克林出關
曾克林出關

中國內地 | 漢語普通話 | 2004年 | 電影 劇情 戰爭

導演: 安瀾 | 編劇: | 主演: 連奕名 劉長純 劉旭 »更多

10.0

4人評分

評分 10人想看

曾克林出關劇情簡介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百萬蘇聯紅軍進入我國東北。8月9日,毛澤東發表聲明《對日寇的最后一戰》,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緊接著,朱德總司令接連發布大反攻命令,要求我駐河北、遼寧邊界的冀熱遼軍區即刻兵分三路向遼寧、吉林進軍,配合蘇聯紅軍作戰,將日軍徹底趕出東北三省。冀熱遼軍區十六分區是一支長期堅持冀東抗日的英雄部隊,離東北最近,他們在曾克林司令員的率領下,迅速出關。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與蘇聯紅軍聯合作戰,首先攻克了日軍把手的山海關,為后續部隊進入東北掃清了障礙。此后,他們乘坐由悶罐、平板和客車車廂組成的40節“混合列車”長驅直入,接收錦州,進駐沈陽。由于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簽有《中蘇條約》,駐沈蘇軍堅持要把沈陽等大中城市交給國民黨,拒絕曾克林部隊進入沈陽。粗中有細的曾克林據理力爭,終于在沈陽站住腳跟。為了維護好當地的社會治安、盡快恢復生產,曾克林部隊改為東北人民自治軍,并成立了與蘇軍對等的沈陽衛戍區,曾克林任司令員。在與偽滿勢力、國民黨地下組織和土匪作斗爭的同時,曾克林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大力發展革命武裝,由出關時的數千人迅速發展成數萬人,駐扎在遼寧、吉林各地。由于形勢的需要,曾克林又乘坐蘇軍飛機到達延安后,向黨中央全面匯報了東北地區大好形勢。據此,黨中央做出了重大戰略決策--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盡管后來我軍暫時撤出了沈陽等大中城市,但由于堅決貫徹了毛主席“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方針,為最終取得遼沈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歷史證明,曾克林出關和延安之行,對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對縮短中國革命勝利的進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曾克林出關演員表

全部(3) >

曾克林出關相關推薦

加載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鹰潭市| 普洱| 县级市| 亳州市| 理塘县| 吐鲁番市| 涟源市| 会宁县| 准格尔旗| 大埔县| 隆昌县| 湾仔区| 乌什县| 龙游县| 重庆市| 铜川市| 漠河县| 宁德市| 江北区| 贞丰县| 交口县| 南宁市| 澄迈县| 泾阳县| 怀柔区| 松原市| 肇东市| 望江县| 庆安县| 乐山市| 韶山市| 开原市| 江津市| 安溪县| 澄迈县| 迭部县| 通化县| 桐乡市| 宣汉县|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