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集:黃旭初絞盡腦汁挑選人員
電視貓 時間: 2025-09-25 07:39:35
黃旭初對國共合作持中立態度,聽到謝秘書極力給他推薦楊東莼,并且三天前還答應幫他調查一下楊東莼的背景,然后聽到自己想要見一下楊東莼,對方很快就來到了桂林,并且隨時可以見他。
如此巧合讓黃旭初更加慎重,他要親自見一下這個人,說罷他很快掛了謝主任的電話,聽到陶行知也住在那家酒店,便立刻起身。黃旭初沒有直接去楊東莼的房間,而是直接去找了陶行知,側面打聽一下楊東莼這個人。
結果在陶行知的房間,黃旭初直接見到了楊東莼,陶行知故意裝作隨口稱這幾天非常想念楊東莼,便打電話讓他來了。看來不是故意等在這里,黃旭初便放了心,接著陶行知又談到了外國文學,這本書深得黃旭初的喜愛和贊賞,聽到這本書的唯一翻譯者就是楊東莼,黃旭初更加敬佩,在光暈的加持和陶行知推波助瀾,黃旭初很快便打消了一切顧慮,直接宣布讓楊東莼擔任廣西建設研究會的教育長。
后方穩固程序已經筑成,現在一直籌備救亡日報的小組已經準備好,很快救亡日報開始復刊,當大量救亡日報在街頭報童的口中喊出時,很多人紛紛出錢買上一份報紙。此時桂系那邊的地下組織也得到了消息,開始往桂系后方匯報信息:自從白崇禧和周恩來會面后,八路軍桂林辦事處開始運送大量的救亡物資,并且救亡日報迅速復刊,實屬異常。
夏衍在審核稿件的過程中,發現一篇《我愛這土地》的文章,文章飽滿愛國深情,看到作者筆名為艾青,真名叫王魯彥,之前有人給夏衍推薦過這個人,作品極具特色,作者自尊心很強,一半是自信一半是自卑。第一次來投稿,雖然文章偏一些個人主觀情緒,為了不傷害作者的積極性,夏衍還是力排眾議,直接將這篇稿件發表,并且親自登門送上了稿費。
當時很少有報社能夠付作者稿費,王魯彥拿到稿費非常振奮,第二天便將曾經寫了七萬字的小說拿給報社,當時夏衍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好好研讀,發現并不是他們需要的文章。報社的幾個編輯開始研討,如何和作者委婉地提出修改建議,又不傷害作者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就在大家研討這篇文章的時候,王魯彥剛好來到樓下,在樓梯上聽到了大家的討論,有編輯評價他是閉門造車,躲在房間空想,沒有深入實際,走到人民群眾身邊。王魯彥正準備轉身就走,忽然一個走到樓梯的編輯發現了王魯彥,只好重新跟著到樓上。
在樓上,王魯彥和編輯同志發生了激烈的討論,在編輯同志看來現在抗日關鍵時期,而王魯彥的文章還沉浸在文學的溫柔鄉中,躺在自己臆想中的世界無法自拔,希望作者能夠看清現實,多寫一些以現代背景的故事。而王魯彥卻堅稱自己的文學主張是對的,戰爭是國家和軍隊的事情,現在他們就是要時刻準備著用優秀的文學儲備豐富戰爭結束后人民的生活。兩方各持己見,誰都不肯妥協,最后編輯同志毫不客氣提醒他,這篇文章做完在好多年前,為什么現在還沒有還沒有發表。王魯彥自尊心受挫,氣憤走了。
夏衍剛剛沒有制止兩人的爭執,也是為了讓王魯彥醒悟,隨后他找了文學界的大亨巴金,這位巴金年輕有為,單單靠稿費就能夠解決生活問題。巴金聽到夏衍講的始末,當晚去了王魯彥家里,兩個人都是文人,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看到王魯彥家徒四壁,巴金悄悄將口袋里的錢全部放在碗底下。
巴金和王魯彥外出散布,他們討論文學,巴金用自己的寫作經驗告訴王魯彥,文學只有在當代現實的土壤中才能開出花來,讓讀者共情,否則便失去了存活的土壤。這句話將困頓已久的王魯彥茅塞頓開,他頓時明白了自己寫作的弊病。
任素寧聽到自己的戀人要上前線而憂心忡忡,無意中夏衍從她這里得到消息,趕緊給李克農匯報,或許他們可以給這只部隊來一個聲勢浩大的壯行儀式,這是最好的抗日宣傳了。李克農非常贊成夏衍的建議,便讓他即刻去辦理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