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堡壘困局,左傾誤策喪雄師
電視貓 時間: 2025-08-11 07:23:24
在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期間,蔣介石調整戰略,采取“堡壘推進”戰術,并調集百萬兵力分路進攻。何鍵作為湘軍首領兼“西路軍”總指揮,負責協調贛、粵、閩、湘、鄂五省軍事力量,為此召開五省軍事會議,落實蔣介石的作戰計劃。會議的核心內容是強制推行“堡壘政策”,命令部隊及地方民眾大規模修筑碉堡和防御工事,逐步壓縮紅軍活動空間,同時實施嚴格的經濟封鎖,切斷蘇區物資供應。
而在另一邊,李德和博古同樣要采取堡壘對堡壘戰術,遭到了毛澤東的強烈反對,他們這種短促突擊的作戰方法在蘇區根本行不通,即便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無法達到其目的。然而李德根本不聽勸告,博古更是嚴厲抨擊朱毛游擊隊,最終李德憤然離席。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毛澤東在大會上作了報告,一方面強調必須堅決抵抗國民黨的軍事進攻,號召蘇區軍民團結一致,運用靈活戰術打破敵人的封鎖與“堡壘政策”;另一方面,他也敏銳地指出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日益加劇,中國共產黨在堅持革命斗爭的同時,必須為抗日救國做好準備,爭取更廣泛的社會支持。
正當優秀地區代表做總結報告之時,博古忽然喊停命令周恩來和朱德回軍委開會,朱德萬般不愿,毛澤東見狀勸說他要陪在周恩來身邊。待會議結束后,毛澤東專程去看望正在養病的瞿秋白。當時,瞿秋白因長期勞累,肺病加重,身體十分虛弱,但仍堅持工作。兩人在瑞金的簡陋住所里促膝長談,面對國民黨日益緊逼的軍事“圍剿”和黨內“左”傾路線的錯誤指揮,他們既憂心革命前途,又相互鼓勵,堅定信念。
當天夜里,毛澤東夢見池春生來看自己,而他緊緊握著手中的軍號,呈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池春生告訴毛澤東,若是他犧牲在戰場上,希望毛澤東能夠追認他。緊接著,毛澤東看著戰場上無數戰士犧牲的慘烈場面,瞬間從噩夢中驚醒,執意要去找周恩來和朱德商量,此刻兩人和劉伯承在等著前線消息。
博古看到毛澤東,拒絕他過問軍事,兩人爭執不休。戰士送來急電,國民黨軍憑借“堡壘政策”和優勢兵力,對中央蘇區發起猛烈進攻。廣昌戰役后,紅軍主力部隊在持續消耗戰中損失慘重,尤其是紅一、紅三軍團在驛前、高虎腦等地的防御戰中傷亡極大,而紅五軍團和紅七軍團在石城、寧都一帶的阻擊戰中同樣遭受重創。
前線指揮員發現,國民黨軍以土木碉堡為依托,步步緊逼,紅軍缺乏重武器,難以突破封鎖,繼續硬拼只會導致全軍覆沒。危急關頭,前線部隊向中革軍委緊急請示,要求撤回蘇區休整。毛澤東憤怒不已,怒斥博古、李德的錯誤決策,中革軍委權衡局勢后,最終同意部隊后撤,但此時紅軍已元氣大傷,蘇區范圍被不斷壓縮。
隨后中革軍委召開會議,討論戰略轉移的具體安排。會上,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宣布成立“三人團”,作為長征的最高決策機構,成員包括博古、李德和周恩來,實際由博古和李德主導,周恩來負責具體執行。
與此同時,中央紅軍醫院院長傅連暲接到命令,要求迅速制定傷員轉移和安置方案。由于長征路途艱險,重傷員無法隨軍行動,傅連暲只能忍痛安排部分傷員隱蔽在蘇區群眾家中,或分散到山區游擊區,而輕傷員則盡可能隨軍轉移。在中革軍委轉移前的會議上,毛澤東在留守名單中,眾人舉手表決讓毛澤東一同隨部隊轉移。